首页 > 最新动态 > 牛人|李鸣振:破译四百年古沉船之谜
最新动态
牛人|李鸣振:破译四百年古沉船之谜
2024-07-144

收录于话题

#牛人#考古

李鸣振


踏浪寻古,他的目光穿越波涛;
缘起海丝,他与“寻宝”结下不解之缘。

2007年,他作为记录者,数次下潜,
亲历中国水下考古新篇章;
2011年,他再次披挂上阵,故地重游,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时空的脉搏。


两段发掘,与考古队员共度超过150天,

他见证了“水下时间胶囊”所承载的辉煌与美丽。


如今,他依旧怀揣对深海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继续探险之旅;

他期待每一次下潜都能发现新的宝藏,揭开时间长河中璀璨历史的神秘面纱。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的最新成果。

考古工作从陆地延伸到水下,从浅海向深海进军。近年来,中国深海考古迅速起步,取得了重大进展,让业界为之振奋,也让公众再次聚焦水下考古这一领域。

三十多年前,以“南海一号”的发现为标志,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端;再到后来的“南海二号”,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李鸣振就是其中一位。他们的努力,让深海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沉睡千年的辉煌。

李鸣振接受《牛人》采访



01

从兴趣到职业


李鸣振对水下考古的痴迷情怀,可追溯到1997年的一个电视画面。当时,中国水下考古初露荧屏,画面上西沙的珊瑚礁清澈见底,一位考古学者戴着线手套缓缓取出一只青花碗,这一幕瞬间触动了他。

据李鸣振说:“那一刻就打动了我,我跟自己说这就是我要的,我希望今后能到海里去潜水,看一下水下的世界。”这段经历不仅点燃了他对水下考古的无限向往,更成为他追梦之旅的起点。

2000年,年满18岁的李鸣振高中毕业后,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暑期临时工生活,这次机缘让他得以接触并深入学习潜水技能,最终成功考取CMAS(国际潜水联合会)一星潜水员证书。

大学期间,李鸣振在繁忙的学业之外,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精进自己的潜水技能。甚至,他会利用寒暑假去海洋馆做清洁工作,与馆内的海洋动物亲密接触,从中获得更多潜水经验。

毕业后,面对一份稳定却与潜水梦想相去甚远的水产养殖工作,李鸣振毅然选择了放弃。他前往三亚,考取了潜水教练证,并于2005年正式开启了全职潜水生涯。

李鸣振潜水照

谈及转向水下摄影的初衷,李鸣振笑道:“机缘巧合的是,当时能够去参加这些水下摄影,包括拍摄的这些活动,慢慢累积了经验,也就变成了一个水下摄影师。”

相较于鲜活灵动的水下生物,李鸣振更偏爱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水下遗迹:“我会更擅长拍摄人文类的,比如水下写实的,像我们去过的沉船遗址,水下的一些建筑和结构,以及一些公众感觉没有那么美的东西。”

李鸣振在水下拍摄

李鸣振对水下考古的热爱,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情感寄托。每一次潜水,每一次拍摄,他都在与历史对话,与深海交心。

这份热爱,让他在波涛之下,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02

初遇“南澳Ⅰ号”


2007年,命运之轮悄然转动,李鸣振有幸接触到“南海二号”,也就是后来更名的“南澳Ⅰ号”。作为水下摄影师兼考古队员,他亲历了这一历史性抢救发现的全过程。在与团队并肩作战的六十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共同揭开了一段尘封数百年的历史。

这段经历对李鸣振而言,远非“震撼”二字所能表达,而是一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糊到清晰的渐进式探索与发现之旅。“初始阶段,我通过引导绳缓缓前行,手中的水下摄影机全程记录遗址的每一个细节。一开始,这片海底显得死寂且灰暗,能见度并不好。随着逐步探索,零星的水下文物开始显现。再往前,我逐渐发现更多文物,包括凝结物和附着的海生物,这些文物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已成为海底生态的一部分。最终,我发现了确认‘南澳Ⅰ号’遗址所在位置的关键线索——盗捞者下潜时的参考物船锚。”李鸣振激动地回忆道。

船锚的发现不仅是确认“南澳Ⅰ号”遗址定位的重要线索,更是盗捞行为的有力铁证。得益于群众举报,边防与水警及时介入,才得以保全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资料,李鸣振完成了上百次的下潜,细致入微地捕捉每一个细节。他说:“这些记录将帮助专业的水下考古工作者获取水下遗址的全貌,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的工作是观察、倾听和记录。”


尽管居住条件简陋、天气恶劣、水下作业高强度,李鸣振依然毫不动摇地投入探索。他笑言:“有时遇到台风,船只剧烈摇晃。将近30米的水深,能见度极低,还有大量工作要完成,确实非常辛苦。”

他深知,每一次下潜都是对专业知识的考验,也是对体力极限的挑战:“我们无法24小时连续作业,潮汐决定了我们下水的时间。有时候为了赶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时间作业,我们需要凌晨5点不到就起来进行潜水准备,或者在接近午夜时才完成潜水减压回到水面。在这个深度,我们通常只能停留25到30分钟。每个人都配有潜水电脑来计算停留时间,每天尽可能完成两次以上这样的深度作业。”

此外,水下作业远比想象中复杂,李鸣振说:“我们需要进行水下拍摄、测量、绘制,并将采集成果搬运到回收点,再通过传统的滑轮系统带到水面上。这些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休闲潜水中不会遇到的挑战。”

李鸣振下潜结束 准备上船

随着抢救性发掘工作告一段落,他们的工作重心转向文物整理。面对数以万计的文物,整理工作浩繁而艰巨,而关于“南澳Ⅰ号”的未解之谜,更是激发了学界无尽的探究欲望。李鸣振深知,这场探索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03

“南澳Ⅰ号”新征程


2011年,李鸣振再次投身“南澳Ⅰ号”的打捞项目。这次任务不仅目标升级,他的角色也悄然转变。他回忆道:“2011年,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整个团队的安全,并继续负责水下摄影工作。广州打捞局派出了更强大的队伍和专业的商业潜水员,通过高效的协作方式推进水下打捞工作。”


随着广州打捞局专业的商业潜水队伍的加入,李鸣振和队友们得以深入海底,揭开更多未知的面纱。李鸣振详述道:“我们有机会清理海床表面的泥沙,逐层挖掘,从而暴露更多船体结构,包括整齐排列的文物如盘子、碗等,这些与2007年零星散落在海床上的景象截然不同。”

面对这些文物,李鸣振虽然无法评估其具体价值,但深刻感受到古代贸易的兴盛与普通劳作者的辛苦。他特别提到船上发现的大块未知物体,经专家确认为水下凝结物。李鸣振解释道:“凝结物会吸附周围游离的铁离子并生长,这是海水水下遗址和文物中的特有现象。”

水下文物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东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第二次打捞使李鸣振深感震撼:“了解历史是一回事,能亲眼见到海底泥面下完整保存的丝绸之路遗迹,包括船体、货物和残骸,是另一番感受。透过我的摄影机,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码头上忙碌装卸货物的场景,人们如何在确保船只安全的同时又能保障货物完好运输。”

团队协作对打捞文物进行冲刷、拍照

尽管经历了九十余天的辛勤努力,考古团队仍未完成对“南澳Ⅰ号”的全面发掘。在这之后,他们采取了创新的“原址保护”策略。

李鸣振补充道:“他们已建造一座巨大的金属网罩,即水下的钢结构,覆盖在原址上,有效保护了船体的剩余部分。考虑到目前技术的限制,尤其是整条船体的回收难度,这种保护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04

穿越时空,与尘封的历史对话


回忆起那段经历,李鸣振感慨地说道:“在第一次参与长达两个月的全天候潜水任务后,我深深爱上了这个特殊的职业,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技能。我也爱上了与团队一起生活的感觉,即使过了十几年,我们之间的关系仍然非常亲密。在协同工作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友情是非常珍贵且无法复制和重现的。”

李鸣振与团队合影

对于李鸣振来说,每一次潜水任务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与突破。那些在水下与队友共同战斗的时刻,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灿烂的一页。他深信,这些经历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

尽管“南澳Ⅰ号”的考古任务已经告一段落,李鸣振的内心却燃起了更强烈的期待与憧憬。他渴望再次踏入神秘的水下世界,继续寻觅沉睡在碧波之下的历史遗存。

李鸣振说:“能在工作中接触到这些尘封的水下记忆,就像打开一个时间胶囊一样,这种感受是拍摄美丽海洋生物无法带来的快乐。在时间的胶囊里,你看到的是历史,你能够听到历史长河中流淌的声音和故事。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我深深享受这一部分,它也是我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热爱纪实的水下摄影师,他深知每一次潜入海底都是一次独特的体验,是对岁月的聆听与见证。

李鸣振一直期待着再次参与国家级的水下考古项目:“我非常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参与这样的遗址探索,因为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是我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机会。”

李鸣振工作照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鸣振将继续精进自己的潜水技能与摄影技术,为下一次的水下探险做好充分准备。他深信,只要心怀梦想,他将在这条挚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那些被时光深埋的水底宝藏,终将在他和“他们”的努力下,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