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传男不传女”的猎鹰之乡
2024-10-3010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天山南脉腹地,坐落着一个边陲小城——阿合奇县。它隶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东北与乌什县相接,东南与柯坪县相交,西南与阿图什市相邻,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界,边界线长305.3千米。阿合奇县,是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目前的主要聚居地。在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奋力抵抗入侵新疆的阿古柏,书写了“爱国守边”的英勇事迹。而柯尔克孜族传承的独特文化,也让阿合奇县享誉中外。这里不仅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的故乡,还因为历史悠久的驯鹰、库姆孜弹唱、手工刺绣等传统习俗,被誉为“中国玛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库姆孜之乡”和“中国刺绣之乡”。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非猎鹰文化莫属。2011年,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作为一项人类活态遗产,驯鹰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玉衡队造访“猎鹰之乡”10月1日,中国探险协会携手华为鸿蒙智举办的“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环国境线探索活动的玉衡队,驱车来到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近距离感受传统的猎鹰文化,见证人与猎鹰的和谐共生。在柯尔克孜族语中,阿合奇意为“白芨芨草”,因当地白芨芨草多而得名。阿合奇的地貌特征呈“两山夹一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G219贯穿其全境,一路上有观之不尽的美景,或高山或大河,或草原或林地,或云岭或雪原,或丹霞或银滩,跋山涉水,穿云破雾,各色山形地貌,一帧接一帧,接连转换呈现在眼前,堪称绝美公路。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合奇在汉朝时曾是尉头国属地。尉头国,又称尉头洲,曾是西域36国之一。“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玉衡队造访“猎鹰之乡”阿合奇还是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发祥地之一。2千多年前,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是个典型的混血民族。“柯尔克孜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灿烂,其民间文学《玛纳斯》,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说。《玛纳斯》描写的是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各种邪恶势力斗争的事迹。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介绍称,《玛纳斯》并非一蹴而就,它是经过柯尔克孜族人世世代代的努力才逐渐形成。虽然是文学作品,但《玛纳斯》有真实历史的痕迹,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从某种程度说,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女真、契丹、卡勒玛克和蒙古等民族,都曾奴役或压迫过柯尔克孜族,也都曾遭到柯尔克孜族人民的英勇抵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非法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后来,左宗棠率军入疆,成功击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而在这之前,柯尔克孜族人早已挺身而出,奋力抵抗阿古柏的残暴统治,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在反抗阿古柏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英勇的贡献。”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说,“在国庆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去缅怀和纪念他们守边卫土、为国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这种精神点赞。”目前,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南疆的拜城、温宿、乌什县,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县,以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等地。很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有驯鹰的传统,如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等等。虽然这些民族在具体习俗上存在不同,但目的却非常一致——利用猎鹰捕捉猎物。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如今的猎鹰习俗,更多是以文化的形式存在。像阿合奇的猎鹰表演和文化,就已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曾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一千古名句,在玉衡队抵达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之后,被彻底地具象化。虽然没有黄犬,但当地柯尔克孜人擎着猎鹰、纵马驰骋的潇洒形象,令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在当地人协助下,玉衡队的队员们也纷纷上马,右臂戴上皮套,体验擎着猎鹰的感觉。一番尝试后,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是:“真重啊!”所以,柯尔克孜人的潇洒,看似轻松,却历经了“千锤百炼”。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介绍称,柯尔克孜的猎鹰文化分为3个步骤:猎鹰、熬鹰和驯鹰。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操作,鹰才会驯服、为他们所用,帮助他们捕猎。“猎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鹰一般住在很高的树上或悬崖峭壁上。”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说,“所以,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把鹰从巢穴里抓出来。”值得一提的是,猎鹰的对象是雏鹰。相较于成年的鹰,雏鹰不仅更易被训练,也更能与主人建立亲密关系。当地的猎鹰人擎着猎鹰、纵马驰骋
但即便如此,熬鹰的过程也相当复杂。一般情况下,柯尔克孜人需几天几夜不睡,直到鹰被彻底征服。而且,为了消除鹰的野性,柯尔克孜人还会蒙上鹰眼,把鹰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晃动木棍,令其失去野性。迟子建所著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包含非常精彩的熬鹰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鄂温克族老人达西得到一只鹰后,先饿了它几天,并设法刮掉其肚子里的油腥。然后,他用草绳捆住鹰的腿和翅膀,让其动弹不得,跟着将鹰放进小孩用的摇车里,并用手疯狂地摇动摇车,目的是让鹰忘记过去,服服帖帖地跟人生活在一起。“在熬鹰时,柯尔克孜人可能也会使用一些秘术。”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说,“据说,有的主人会用自己的口水去喂鹰,让鹰熟悉主人的气味,随之更会听主人的话。”“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心,人与鹰之间需要保持心与心的沟通。”熬鹰完成之后,则是驯鹰。驯鹰主要在室外进行,核心是教它怎么捕食猎物。比如,柯尔克孜人会将肉放在手臂所穿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这一过程,不仅能训练鹰从空中俯冲捕食的能力,还能加深人与鹰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完成这些过程之后,鹰就成为牧民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玉衡队随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说,“这些牧民非常尊重和喜爱鹰,把它当成家庭成员一样来看待。”周卫平还介绍称,一般猎鹰驯养1-5年后,就会被放归天空,重享自由。这是柯尔克孜人与猎鹰之间的“约定”。另外,柯尔克孜人的猎鹰文化没有文字记载,全靠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传。而且,由于猎鹰比较神秘,且危险系数较高,所以这项传统技艺“传男不传女”,几乎都是父子相传。不过,时代在改变,传统的禁忌也在被打破。在纪录片《女猎鹰人(The Eagle Huntress)》中,同样拥有猎鹰文化的哈萨克族,就出现了一位女猎鹰人。也许将来某一天,柯尔克孜族也会涌现出女猎鹰人。但话说回来,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在柯尔克孜人的心目中,延续至今的传统绝不能丢。“对柯尔克孜人来说,猎鹰文化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必须一直传承。”玉衡队随队专家周卫平说,“猎鹰文化,不仅是柯尔克孜族传统当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代表,也是柯尔克孜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鸣谢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鸣谢沿线省文旅系统鼎力支持
(排名无先后,依据活动线路途经排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