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山寨,坐落在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诺山。这里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面集中展示以《攸乐攸乐》为主题的基诺文化旅游景区,更是了解基诺文化最重要的窗口。“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天璇队在基诺山寨前合影在这里,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被国务院最后认定的民族——基诺族,更是云南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10月9日,中国探险协会携手华为鸿蒙智举办的“鸿蒙智行丈量祖国大美山河”环国境线探索活动之天璇队,驱车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走进基诺山寨,领略基诺族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感受浓郁的基诺民族风情,聆听古茶山上的千年音符,揭开这个神秘民族的面纱。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及周边地区。1979年,基诺族被国家正式确认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成为其中“最后一枝花”。就如基诺山寨讲解员所说:“开国大典的时候,基诺族还没有被认定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截至目前,基诺族人口已从原来的1.8万人增长到2.6万人,不过仍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特有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基诺”,意思是“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在基诺语中,“基”意为“舅舅”,“诺”是“跟在后面的”,直译为“舅舅的后人”或“尊重舅舅的人”。
这一称呼的背后,其实有着独特且无可奈何的缘由。基诺山寨讲解员如是说:
“那个是创世女神,她的名字叫阿嫫腰北。‘阿嫫’,是‘母亲’的意思;‘腰’代表‘大地’;‘北’意味着‘创造’。古时候有一对亲兄妹,男的叫玛黑,女的叫玛妞。当时发洪水,两兄妹被女神救了,放入牛皮鼓里,在洪水中漂流7天7夜后,破鼓而出,发现没有其他族人了,于是两兄妹被迫成婚、繁衍。所以,我们也被称为从大鼓中走出来的民族。而且,这个大鼓是我们基诺族的礼器、法器,也是神器;两兄妹结婚生的孩子,叫男方爸爸,也叫舅舅。所以,基诺族是舅舅的后代。在家庭里,舅舅权力最大,结婚、订婚、孩子取名字等,都由舅舅说了算,我们要是看上哪个姑娘、小伙,搞定对方的舅舅就行。”
事实上,基诺族在历史上还有过其他称谓。清道光年间的《云南通志稿》记载:“三撮毛,即罗黑派,其俗与摆夷、僰人不甚相远,思茅有之。”这是关于基诺族的较早文字记载。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献里,因为基诺族生活在“攸乐”茶山,所以也被称为“攸乐”。直到 1979 年才正式定名基诺族。基诺族的民族语言是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过去常用刻木、刻竹来记数、记事。如今,虽然日常多使用汉语,但基诺语在生活中依然广泛运用,并且在学校教育中也受到重视和传承,保障了民族语言的活力。基诺族是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民族,随着时代变迁,对于没有文字的基诺族来说,大鼓舞可以被称为活态的基诺族古籍,把基诺族的舞蹈、音乐和民俗融为一体,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上,基诺大鼓舞一年有3次表演时间。一是“特懋克”节(打铁节),每年此时,各村寨都会举行祭大鼓仪式,男女老少跳起大鼓舞,祈求新年顺遂、五谷丰登。二是,百花盛开时祭家神。三是村寨长老家盖新房时,也会表演。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璇队一行走进基诺山寨,只见巨大的木鼓架在舞台中央,主持祭祀的长老绕行四周,一边念着祭文,一边撒着米粒,再把两杯烈酒洒在鼓面。祭祀完成后,大鼓敲响,制作大鼓的老人和传承创新大鼓舞的年轻人,用鼓声和舞蹈讲述着这个“一跃千年”民族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各地民族村、民族餐厅不断涌现,观看少数民族表演成热潮。作为较早走出基诺山的年轻人,陈建军辗转多地演出,包括内蒙古等地。在见识各种“大世面”后,他开始思考,为什么基诺族的舞蹈不能像其他地方一样也做演出。陈建军表示:“从内蒙古回来后,我有些迷茫。看到别人的舞蹈很好,自己的也不错且规模大,我就思考,基诺族有没有更好的舞蹈。后来想到,基诺大鼓舞就是非常好的。”如何将动作单一的传统舞蹈转化为大众更易接受的形式,是陈建军面临的难题。为此,他付出了诸多努力。“1999年我回到基诺山寨后,走访了很多村寨,46个自然村走了差不多一半,专门挑选各寨子的舞蹈动作,融合后创作出一个近60人同时跳、有9面大鼓的舞蹈。”陈建军说。“创新后我觉得效果很好,气氛佳。我对动作、敲鼓节奏都进行了创新,有快、有慢、有起伏,动作也更夸张些,但基础不变。现在的基诺大鼓舞集各村之长,更利于展示基诺族文化。”陈建军说。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天璇队领队王成(右)在采访基诺大鼓舞传承人陈建军(左)如今,基诺大鼓舞以其丰富的表演性和张力吸引着游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1999年至今,陈建军已教很多年轻人学会基诺大鼓舞。2014年,他正式成为基诺族民间舞蹈州级非遗传承人。陈建军感慨到:“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民族的存在。所以,我一直努力,不断做这个事情,希望更多人走进基诺山,了解56个民族的'最后一朵花',也希望基诺文化走向世界。”了解基诺大鼓舞之后,天璇队一行对基诺大鼓的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他们专程拜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蜡先。基诺大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基诺族的历史与文化。白蜡先表示:“基诺族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当属大鼓。”在每年基诺族最盛大的节日——特懋克节上,各村寨都要跳起基诺大鼓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而,改革开放后,基诺族乡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开始恢复时,村寨里却找不到一面大鼓,也无人再跳大鼓舞。青年时代的白腊先热爱跳舞,为了恢复大鼓舞,他每天晚上都会向寨子里的几位老人请教,最终学会了基诺大鼓舞。舞蹈学会了,可还缺鼓。于是,白腊先又向村寨里的卓巴(长老)学习制鼓技艺。1986年,白腊先复刻完成第一面基诺大鼓,让鼓声再次在基诺山寨回荡。白腊先介绍说:“制作大鼓时,要到村里找年长的老人算日子。日子确定后,就去找树。一般选用细毛毛树,因为它密度大,不易裂开。找到树后,挑选年轻力壮的人背大公鸡进山进行祭祀,祭祀完毕才能砍树。树最底部和最顶部的都不要,只取中间部分。”确定好木材后,鼓皮的选择也颇有讲究。白腊先说:“一般会在寨子外面搭个小棚子,等木材差不多干了,就去购买制作鼓皮的材料。做鼓必须用黄牛皮,而且要清一色的,不能是带花的或黑色的。蒙鼓面通常在太阳没出山前进行,这样蒙鼓人的影子就不会落到鼓里。”黄牛皮鼓面
之后,还有一个迎鼓仪式,“一般把鼓拿到会议室或者卓巴(长老)家,不能拿到卓色家。”白腊先说。如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腊先带领村民成立了“制作大鼓及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专门传授基诺大鼓的制作工艺,使这门技艺得以传承。白蜡先还对大鼓进行了改良,他说:“传统的大鼓没有图案。我现在做的,有所不同。以前没有漆,鼓是光秃秃的,现在画上些图案,一方面可以防虫,另一方面也更加美观。我这面鼓上的两个文字分别是洪水和家,寓意之后能一帆风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蜡先正在介绍改良版的基诺大鼓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基诺大鼓舞和基诺大鼓正逐渐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能看出来,基诺族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一个民族。”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天璇队领队王成感慨地说。曾经濒临失传的基诺族神秘大鼓文化,如今已走上舞台、走进荧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特别鸣谢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
鸣谢沿线省文旅系统鼎力支持
(排名无先后,依据活动线路途经排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